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

We Are Not Alone


讀史所為何來?知吾不孤也。

最近非常沉迷於當年明月所寫的「明朝那些事兒」。明朝這個朝代,在大家心目中印象整體不是太好,總是些閹黨亂政、錦衣衛東廠一手遮天、皇帝嗑藥煉丹荒淫不上朝。徐克的倩女幽魂,雖然從來沒有明講過是哪個朝代的故事,但我總感覺它就是個明朝的故事,是個人人目無王法、民不聊生、綱常喪盡的年代。

直到開始拜讀「明朝那些事兒」 之後,我才大幅改觀,原來明朝不但不是一個特別淫亂黑暗的朝代,反而是人才輩出的精彩歲月。建國的朱元璋為了做事方便,直接砍掉了各朝各代基本配備的宰相,但是他的後代皇子皇孫們,反而被內閣首輔牽制的不要不要的。而為了要爬到內閣首輔或者名將等大位,大臣們亦使出了渾身解數,忍耐、逢迎、權謀、灑錢,就連最有名的張居正、慼繼光等都不例外。

因此在讀史時,便感到了一股溫暖,感覺自己不是孤獨的。世上還有其他的人,在別的時空,遭遇過相同的難題。不管是多偉大的人,一生中都有急得跳腳的時候、有狼狽過、有難堪過、有耍過壞心眼過。面對自己的上司、家庭,也有過像我們今天的為難和委屈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看了別人曾經思考過的問題和答案,可以給今天的我們很多參考和想法。看古人的制度、在物資有限的環境下想出的方法,也可以刺激人揚升志氣,了解事在人為。

看看下面火銃的例子:

明朝時的大炮,所用的並不是後來的火藥炮彈,一打炸一片,而是先塞入鐵砂,石塊,然後再壓入鉛子,並裝藥(火藥)點燃發射,其作用類似于現代的鋼珠彈(將鋼珠塞入炮彈,炸響時鋼珠四射,基本上碰著就完蛋,屬于禁用武器),殺傷面極廣,不死也要重傷,不重傷也要成麻子。
當然,相對而言,缺點也很明顯,要往炮膛里塞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,還要點火裝藥,這麼一大套程序,等你准備好了,人家估計都下班了。
可當年沒有現成的炮彈,想快實在力不從心,但歷史告訴我們,古人,那還是相當聰明的。
明朝的軍事科研工作者們經過研究,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——子母銃。
所謂子母銃,其原理大致類似于火箭炮,母銃就是大炮的炮筒,子銃就是炮彈,其口徑要小于母銃,在出征前先裝好鐵砂、石塊、鉛子、火藥,封好,打包帶走。
等到地方要打了,把子銃往母銃里一塞,火藥一點,立馬就能轟出去,放完了,把子銃拉出來,塞進去第二個,就能連續發射,裝填速度可比今日之榴彈炮。
所以明軍的佛郎機,那是不鳴則以,一鳴不停,為保持持續火力,普通佛郎機都帶有四個子銃,在幾分鍾內可以全部發射出去,足以打得對手抬不起頭。
-摘自「明朝那些事兒」

能想出這種矮地兒也不得不讓你佩服古人的智慧。或許過去你會覺得讀歷史非常的無聊,但看了以上的說明,妙語紛陳,幽默百出,任何人都能沉浸在歷史的趣味當中。大推能夠增加知識、解除無聊,並讓你知道你並不只是洪流中的一粒細砂的「明朝那些事兒」。


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. Download Evernote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